其实每一年如同这样的有很多。多为青年,他们也满腔的热血,也有生死的觉悟。在师门之中,伴随着时间推移,这其实成为了一种思潮。不少从那个年代中活下来的供奉是支持这个观点的,他们鼓励这些人族走出去。
只要有一人活下来了,其作用也远超百个、千个在道场中顺风顺水成长起来的人。这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,也是思想与觉悟上的差距。走不出自己的道,哪怕你堆叠再多的丹药也不过是个绣花枕头。更何况,走不出自己的道,看不清自己的本心,又怎么能入道呢?
从古至今,按部就班是稳妥。如果在和平年代这并没有错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。但在形势严峻的现在,人族需要这样一批敢于对抗、勇于对抗之人。人族的脊梁需要他们用不屈的魂灵撑起来。他们不要做圈养在圈内的白猪,他们需要的是能够撕开敌人喉咙的野狼。一代一代的传承莫过于此。
当然也有不支持的。有人认为道场中的资源本就严峻,他们享受了资源却死在了外面,不就是让资源打了水漂,一场空啊?这样的声音也不少,甚至代表了大多数。安逸的生活腐蚀了他们,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拼一个未来,至少大部分都不愿意。他们自己的怯懦在高尚不屈的魂灵面前会自惭形秽,所以他们总能找出理由来否定这些人以达到自我安慰的效果。
但怎么说呢,虽然这么想的很多,但影响力却不大。因为道场是由先辈们支撑起来的,这些人经历过那场战争,所以他们明白对错。这其中还有一派,那便是那些从道场外历练回归的人。这些人占据了主要的领导作用。
道场并不同于国家,道场其实类似于一个门派师门,这里用实力说话。所以哪怕享受安逸的人很多,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,但他们终究没有多少话语权。不过道场也遵从个人的意愿。愿意出去者将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,而不愿意出去的也无伤大雅,支撑道场的并非他们。
人族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族群,做不到事事如心。能做到只有把控大方向而已,不让道场的精神偏移。所以走出道场的也不少。像这几人寻找生机也好,为了受人崇尚也罢,还是为了那倾斜的资源,不管出于什么目的,这些人都是令人尊敬的。
听到这几人的回答,圣君向着几人行了一礼:\"诸位大义,一路顺风。\"几人同样回礼:\"借您吉言。\"然后几人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,没有悲壮的渲染,只有一往无前的决心。圣君就这么静静地看着。
\"这些人都是人族的希望啊。\"一道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。那是一位白袍的老人,这老人满身风霜,两鬓斑白,却挺着一身脊背,眼中清明毫无模糊之色。他不知何时出现在圣君的身边说道。
\"是啊,有他们在,哪怕没了这道场,依然能够挺直腰杆。他们就如同暗夜中的点点星火,虽然微弱却让人不能忽视。或许,这点星星之火真能燎原也说不定呢。\"圣君感慨地说道。
那老人又看了圣君一眼。而圣君却仿佛没有感觉,他知道对方是谁——支撑起这道场真正的脊柱,活着的传说,也是人族的圣贤。在他的眼中,这人仿佛便是道场中的主宰。他原本以为他并不会被发现,虽然对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