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璟翊连忙看了过去,瞧见纪檀音与锦竹正一步步地朝着七星塔而来。
他脸色稍霁,随即换了衣裳,恢复了痴傻的模样。
玄风则是候在外头。
若是没有那女童,纪檀音与锦竹早就回来了。
当那人将那女童带走,纪檀音与锦竹便趁着屋檐要淹没的时候,二人抓紧了两个漂流过来的木盆,顺着往下游,接着抱住了一块浮木。
那是纪檀音原先让锦竹准备好的,那浮木另一头拽着一个竹筏。
纪檀音与锦竹便坐在竹筏上,划到了山脚下。
毕竟她与锦竹也不敢保证这个法子能不能成,她们不敢带着女童冒险,这才一起暂时在屋檐上躲避。
亏得那面具男子出现,将女童安全带走,二人才没了后顾之忧。
二人略显狼狈,身上也被树枝与碎石划破了好几道口子。
二人上了七星塔,便见慕璟翊正坐在地上靠在黑豆的身上。
她暗暗地松了口气,与锦竹去换了一身衣裳。
又拿了金疮药,去了另一处。
慕璟翊抬眸看着,递给玄风一个眼神。
玄风便退了下去。
直等到洪水退散,已经是两日之后了。
城内一片狼藉。
即便张显提前让百姓撤离,却还是免不了伤亡。
他已经好几日没有合眼了,如今双眼布满血丝,看着眼前的一片泥泞。
慕璟翊如今只能待在七星塔上。
纪檀音则是让玄风去了一趟城门口。
当瞧见数辆马车前来,而后又都停在了县衙门口。
玄风上前,“这些是世子与世子妃送来的,以解城内燃眉之急。”
张显感激不尽,朝着玄风行了大礼。
玄风回礼,便命人将马车上的粮食,药材,陈醋都搬了下来。
县衙的主簿派人清点之后入库。
水患之后,最担心的便是瘟疫。
纪檀音打着恒王府的名义,派来了名义上的府医坐诊。
张显尽快地清点损失,安抚民心,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如此又过了十日。
张显亲自前往驿站。
他朝着慕璟翊与纪檀音恭敬地一礼。
“梵城百姓得以安然无恙,得益于世子与世子妃。”张显直言,“下官必定上奏朝廷,以表二位功绩。”
“张大人不必如此。”纪檀音温声道,“我与世子乃是前往临南求医,万不能张扬。”
“这……”张显觉得此事儿若不如实禀报,日后若是深究起来,他反倒会落个贪慕名声的恶名。
纪檀音看出了他的为难,又道,“临南知县乃是我家堂兄,张大人与他乃是同窗,若是恒王知晓此事儿,也不会坐视不理。”
她又看向张显,“如今梵城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,也算是给世子积攒福气了。”
张显执意道,“下官还是要如实禀报。”
纪檀音见他性子执拗,倒也明白了他为何会放着翰林院不待,非要外放了。
而梵城也并非是富庶之地,若是此事儿处理不好,圣上发怒,追究起来,他怕是也免不了与上一任知县一样的下场。
纪檀音倒也没有继续劝他,只说明日便动身离开。
次日。
张显亲自送他们出城。
而他身旁则站着那个她救下的女童。
张显已经认她做义女,养在身边。
马车上,慕璟翊正跟黑豆抢肉吃。
纪檀音却在想着那日出现的面具男子是谁?
她以为自己与这原身已经融合的很好了,可是,那日,这原身看着那面具男子时,却不由地打了个寒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