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夜丑时,周丛终于睁开了眼睛,眼前恰是他那那儿子失踪半年的小妻主------英府大小姐。
彼时她正关切的看着他,见他醒来,眼圈微微有点红,喜笑颜开,道:“小妹,快来看看,父亲大人醒了!”他自是不知,此姝眼圈发红却是因为连日来风雨兼尘,不得安枕,非是为着他的疾病之故。
周丛挣扎着要坐起来,女子按住了他的手,一字一顿,坚定道:“您老好好养病,我必去西北,将将军带回来!”
第二日,九重宫阙,金殿之上,女帝临朝。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小黄门将战报递上来,显见得女帝怒气森森,将一帮文禽武兽看遍,冷冷道:“诸位爱卿,西北战报,土蕃势必攻破灵州,向长安进逼!诸位,就没有良策?”
金殿之上,人人惶色,栗栗危惧!女帝遍扫群臣,最后,将目乐锁定太女-------国之储君。太女硬着头皮出列,沉声道:“母皇明鉴,土蕃人战骑良多,重甲而战,我朝西北------------”一时讷言。此次土蕃来攻大周,所出尽皆精锐部队,虎狼之师,大周虽国土幅员辽阔,但所有精骑兵者,不过十万平狄军,现镇守雁门,与东突厥对峙。
女帝又何尝不知,善弈者谋势,不擅弈者谋子。此次土蕃进犯,牵一发而动全身,这十万平狄军,如何敢动?若非冠冕沉重,玉藻遮面,她便有揉揉额头的冲动,只觉太阳穴下,突突跳动,眼内亦是干涩,看了一夜的奏折,忧烦国事,耿耿长夜,不能成眠,堂下乌鸦鸦一班大臣,尽皆废物!
正在此时,有清朗女声出列,恭谨道:“母皇万安!臣女有本启奏!”却是三皇女李岚。
太女将这三妹看定,见到女帝目注于她,趁势不甘不愿退下。
女帝温言道:“你且奏来!”
李岚不紧不慢,一一道来:“此次国之蒙耻,臣女以为,母皇当颁一诏,名曰‘举勇士诏’,招四方勇士来朝,选壮士赴西北御敌!此其一--------------”她的话声稍歇,便有大臣在堂下议论不休,更有太女冷冷眼神看过来,旁边二皇女小声嘀咕:“这算什么献策,不过是投机取巧罢了,又不是自己上西北御敌?!”
语声说小非小,只够李岚恰巧听在耳内,她也不多作争辩,微微一笑,再道:“其二是:臣女保举一人,上西北抵御土蕃大军!”
女帝已然有了笑意:“不知岚儿说的是哪位将军?”
李岚道:“便是平狄将军之妻主,五品中散大夫英洛!”
堂上的英田霎时血色尽褪,面色苍白----------他如何不知,此次凶险,九死一生?然昨夜晚饭之时,女儿铁骨铮铮,道:“父亲可知当日将军为了救女儿,在突厥九死一生,今日将军有难,女儿如何还肯苟全,弃他于不顾?”-------------然而作为父亲的一颗拳拳之心,如何能不担忧?
他扭头将目光定在金殿之外,天色其实已大亮,日出将即,身后是金色彩霞,小黄门的叫声一声声传远:“诏五品中散大夫英洛晋见------------”
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,那个人,踩着金色锦霞进来,绯色的官服愈加衬得她眉目娇艳,如云霞之中升起的花,幽香逼人,容色生辉,望之令人产生自秽的念头,一步步走进殿中来。堂上诸人将怜悯的目光投向了面色苍白的英田,京中盛传他极为疼宠此女,如此倾城绝色,他居然也舍得放到战场之上?这位礼部尚书大人,莫不是脑子坏掉了?更有年轻的官员,居然痴痴望将过去,目光哪里再移得开来?
那人走到金殿之上,仿若无人,从容跪倒,三呼万岁,语声清越,掷地有声,道:“陛下,臣愿领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