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围栏外成百上千的百姓与值守的护城军,则像是头鸟身后扇字张开的拥趸。百姓们在大帐两边沿着围栏转了个圈儿,又是期盼又是新奇的模样。百姓之中多有女子,羞羞答答跟自己的闺中密友偎在一起轻声细语。或者干脆躲在自家父兄身后,时不时探出半边脸来朝大帐张望。
经历过十年前大庆的达官显贵们便又窃窃私语起来:
“以往大庆不是不许百姓窥探,只在回程沿路分发猎物的么,怎么今日多了这许多人?”
“一朝天子一朝制,陛下一朝改改先朝惯例也没什么稀奇的。今日不是还特许征西军与我们平起平坐,让百姓来围观一下围猎也没什么稀奇。”
众矜贵的勋爵们优雅地打起退堂鼓:
“反正我不出马,让那些行军打仗的出风头好了。这么多百姓看着,要是不猎头鹿射只鹰,岂不是丢人现眼。”
“是了是了,猛兽让军营的将士们去猎,我们老胳膊老腿的能抓到个兔子就不错了。拿兔子去和人家比,还不如不去猎。”
有年纪大的文官已经开始抱团开启养老模式,摸身前案上的果子吃了。一边吃,还触景生情地追忆往昔:“今日来的百姓中还夹杂了不少妙龄女子,不由地让老夫回想当年于酒楼作赋,被我那岳丈抓回府上与我家夫人成婚的喜事。”
“赶巧了,我也是诗写得好,被我岳丈捉于书肆之中。”
这边老年文官团互相吹嘘自己当年与夫人缔结良缘的前尘往事,皇帝那边却是有了新的动静。
蒲衣觉挥元钦上前,给了他一个硕大的圆筒。里边密密麻麻存了上百个签子,每个都巴掌大一块形似笏板。
百官们上朝都手执笏板,笏板两面可书写。用以记录要上奏的事宜,或者皇帝的旨意。大家都知道这笏板的用处,便又是一阵小声嗡嗡,不解皇帝给一帮兵鲁子发笔和签子的用意。
元钦去往将士阵营分发笏板,蒲衣觉便趁着这功夫分明旨意:“每十年一次的大庆,意在将过往十年秦国的功绩告予两者。一乃列祖列宗历代君王,二乃千千万万黎明百姓。而今年的大庆,最大的功绩乃是征西战事的大捷。这功绩归于国,归于君,归于在座的文武百官,归于千万黎明百姓……更归于我大秦驻守边疆奋勇杀敌的将士。”
笏板一块块从元钦的手中,落在将士们的案上。声响清脆,和着蒲衣觉一字一句地话语,声声落在在场众人的心房之上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